推土车推土车图片Kaiyun体育下载大全【西海都市报】探秘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2024-01-17 17:32:11
9月17日,一则消息冲上热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正式“巡天”,其首秀获取的仙女座星系最大视场图像也让大家惊叹不已。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是什么样的,墨子巡天望远镜是如何“巡天”拍出完整仙女座星系的,在中国现代天文布局中青海冷湖承担着什么角色?日前,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进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赛什腾山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一探究竟。
从西宁一路西行,看过秋季的茫茫草原、湛蓝色的青海湖、果实累累的枸杞地,当汽车疾驰在冷湖浩瀚戈壁上时,赛什腾山逐渐映入眼帘。
远望赛什腾山,你会发现山脊上出现了像蘑菇状的圆顶建筑。这是已经在冷湖天文基地建成的光学天文望远镜项目,墨子巡天望远镜就坐落于山脊的C平台。
“山路不好走,大家都系好安全带。”随着司机师傅提醒,汽车驶入上山的路,即使系着安全带,车内人员的身体也随着汽车转弯的幅度左右倾倒。
同行的西华师范大学老师任安炳介绍,从赛什腾山被发掘,到他们学校的合作项目在这里落户,每次到这里来都有新变化:“路修得越来越好了,之前都是搓板路。”
岩石裸露的山岭绵延不绝,走过了这道弯还有无数个弯道,1个多小时后终于从山脚到达了C平台。站在平台远望来时的路,不禁想数数这一路走过了多少道弯。
“现在一共有118道弯,往上走通往A平台的路还在修,也是这样的盘山公路。”冷湖科创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炜告诉记者,赛什腾山是一座石头山,开一条路不容易,但为了让一座座望远镜落户到这里,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和海西州委州政府支持下,投资2亿元,用18个月在山上开出了38公里的盘山公路。
没有路,逢山开路;通信难,架设信号塔;缺电源,铺设电缆到山顶……为了让科学家们在赛什腾山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座集休息与办公为一体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学家工作站,在这里建成。
2022年起,青海省政府将建设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纳入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之一,每年给予1000万元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冷湖镇所在的海西州和各相关省直部门也围绕天文观测基地建设,从政策、资金、基础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多位院士专家登上赛什腾山后感慨,要找到一处仰望星空的好地方,一般需要10年考察,再加10年建设,而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只用了3年就获得了初步勘测成果,5年就迎来诸多望远镜落户,这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让他们感受到了“冷湖速度”。云开手机版app
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C平台整理平整的山头上,不仅有科学家工作站,还矗立着由中科大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建的墨子巡天望远镜,观测恒星震动的“SONG计划”1米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TINTIN望远镜。
走进墨子巡天望远镜观测楼,我们一睹了墨子望远镜的“芳容”。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个高10米、Kaiyun官方网重50吨的大家伙,所以一层楼房是装不下它的,占用了三层楼的层高才能容纳,沿着楼梯爬到最高层才能看到它的容貌。
主色调蓝色的高大望远镜矗立在最中央的位置,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穹顶,随着墨子巡天望远镜运维工作人员的操作,圆顶上的“天窗”慢慢打开,并缓慢地转动方向。
“夜晚,‘墨子’工作的时候,就将它打开,这个顶等于是它的防护罩。”面对墨子巡天望远镜,运维工作人员介绍,“上面是它的主镜,口径2.5米,中间开孔0.76米,主镜厚度0.12米,面形平整度优于8纳米,主镜主动光学支撑采用轴向气压式54点支撑……”
走进工作室,一台台电脑屏幕最为亮眼,有的是一张黑白流星图,有的是星空,还有看不懂的圆形光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总工程师、墨子巡天望远镜运维总工程师娄铮正忙着分析一张张图片。
“这个图像显示的是墨子巡天望远镜曝光一次获得的图片。”看着屏幕中一块块黑白照片,娄铮向记者介绍,墨子巡天望远镜一般拍摄的时间是30秒曝光一次,一次曝光能看到很多颗星星,但一些暗的星星还是看不到,这就需要曝光很多次,首发的仙女座星系图用了50次的30秒曝光图像叠加才得到了一个完整的星系图像。
娄铮告诉记者,接下来会切换不同滤光片,得到一些不同颜色的图像,再经过后期的数据合成就可以得到一幅彩色的仙女座星系图片。
都说天文学家是仰望星空的人,但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技术的发展早已推动天文观测超越了户外看天的范畴,在高精尖技术设备的加持下,天文学家通过屏幕能更清晰地观测浩瀚宇宙。
从赛什腾山C平台出发,汽车继续盘旋在山间,通往赛什腾山A平台的道路还在开挖、平整中,大型挖机、推土机在山间一点一点开出了道路,将山顶推平,等待着天文望远镜落地。
“这里海拔4358米,是赛什腾山的最高点,这一块地方已经有项目在等着了。”李炜介绍,清华大学6.5米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项目(MUST)将在这里建成。
站在这里,俯视山下,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寸草不生,入眼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荒漠。赛什腾山中一座座山峰冷峻无比,但一个个新建的白色圆顶让天文学家能够拥抱星辰大海。
“这里就是我们的天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原台长杨戟说,在天文领域,缺乏的就是像冷湖这样好的天文观测台址资源。早在2012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已经完成了墨子巡天望远镜概念设计,2017年与中科大合作完成建造,当时就需要一个好的台址来支撑它。
就在他们为寻找优质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发愁的时候,海西州找到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希望达成合作。
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委会党组、常务副主任田才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主任邓李才,一起爬了几十次赛什腾山才得出结论。
邓李才多次提到,冷湖云量小、空气干燥、大气稀薄,视宁度好,是比肩国际一流光学天文观测的优良台址。
为了保护这片干净的夜空,今年1月1日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划分出暗夜保护核心区和暗夜保护缓冲区,严格规定了暗夜保护核心区内的光源种类和亮度等。
同时,我省率先在全国首次启动实施了基础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组织省内外科研力量联合开展相关研究。这项实践取得了极大成功,体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责任和担当,对推动青海利用不可复制的科技场景和资源开拓新的领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和培育新的学科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这样的做法在国内都没有,不仅是体制的创新,对于我们天文领域也是一次多学科合作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对于青海的做法Kaiyun体育下载,杨戟给予高度赞赏。
优良的台址吸引来无数天文学家的目光,现在这里已经有12个望远镜项目落户,更多的项目正在考察中。面对热起来的冷湖,天文学家们希望在优质光学天文观测台址紧缺的情况下,冷湖天文观测基地能够做好资源的合理规划和使用,让更重要更多的望远镜在这里落户,探索宇宙的奥秘。